跳到主文
歡迎光臨
公告:此網頁已搬移至
熱門知識庫
進入
如未跳轉請點此
部落格全站分類:星座命理
發問區 會員登入 新使用者?立即註冊 . 服務首頁|服務說明|Yahoo!奇摩. 知識+ 首頁 知識分類 電腦網路 科學常識 醫療保健 煩惱心事 生活資訊 手機通訊 休閒嗜好 視聽娛樂 運動體育 社會人文 商業金融 教育學習 .如何做 煩惱 主題知識 .我要發問 發表 我要發問 ..熱門: 過年禁忌 過年吃什麼 流感 2013燈會 幸運星座 主題 金蛇報喜,大過好年 用手機上知識+ .知識搜尋 ....知識+ 首頁> 社會人文> 歷史> 本國史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知識問題| 清朝的八旗軍最後是如何消失的??. 發問者: 健哥 ( 初學者 3 級) 發問時間: 2005-06-11 09:08:02 解決時間: 2005-06-21 17:24:33 解答贈點: 5 ( 共有 0 人贊助 ) 回答: 3 評論: 0 意見: 8 [ 檢舉 ] 網友正面評價 21% .共有 53 人評價.清朝的八旗軍最後是如何消失的?? 感恩阿! 最佳解答網友票選.. 回答者: 電腦小笨笨就是我 ( 實習生 1 級 ) 回答時間: 2005-06-11 09:12:36 [ 檢舉 ] . 依據清史稿志帝105捲開始敘述如下 志105兵一: 兵一 有清以武功定天下。太祖高皇帝崛起東方,初定旗兵制,八旗子弟人盡為兵, 不啻舉國皆兵焉。太宗征籓部,世祖定中原,八旗兵力最強。聖祖平南服,世宗征 青海,高宗定西疆,以旗兵為主,而輔之以綠營。仁宗剿教匪,宣宗御外寇,兼用 防軍,而以鄉兵助之。文宗、穆宗先後平粵、捻,湘軍初起,淮軍繼之,而練勇之 功始著,至是兵制蓋數變矣。道、鹹以後,海禁大開,德宗復立海軍,內江外海, 與水師並行。而練軍、陸軍又相繼以起,擾攘數年,卒釀新軍之變。以兵興者,終 以兵敗。嗚呼,豈非天哉!今作兵志:一曰八旗,二曰綠營,三曰防軍,附陸軍, 四曰鄉兵,五曰土兵,六曰水師,七曰海軍,八曰邊防,九曰海防,十曰訓練,十 一曰製造,十二曰馬政,並分著於篇。 八旗 清初,太祖以遺甲十三副起,歸附日眾,設四旗,曰正黃、正白、正紅、正藍, 復增四旗,曰鑲黃、鑲白、鑲紅、鑲藍,統滿洲、蒙古、漢軍之眾,八旗之制自此 始。每旗三百人為一牛錄,以牛錄額真領之。五牛錄,領以札蘭額真。五札蘭,領 以固山額真。每固山設左右梅勒額真。天命五年,改牛錄額真俱為備御官。天聰八 年,定八旗官名,總兵為昂邦章京,副將為梅勒章京,參將為甲喇章京,各分三等。 備御為牛錄章京。什長為專達。又定固山額真行營馬兵為阿禮哈超哈,其後曰驍騎 營。巴雅喇營前哨兵為噶布什賢超哈,其後曰護軍及前鋒營。駐防盛京兵為守兵, 預備兵為援兵。各城寨兵為守邊兵。舊蒙古左右營為左右翼兵。舊漢兵為烏真超哈。 孔有德之天祐兵,尚可喜之天助兵,並入漢軍。九年,以所獲察哈爾部眾及喀喇沁 壯丁分為蒙古八旗,制與滿洲八旗同。崇德二年,分漢軍為二旗,置左右翼。四年, 分為四旗,曰純皁、曰皁鑲黃、曰皁鑲白、曰皁鑲紅。七年,設漢軍八旗,制與滿 洲同。世祖定鼎燕京,分置滿、蒙、漢八旗於京城。以次釐定兵制。 禁衛兵大類有二:曰郎衛,曰兵衛。郎衛之制,領侍衛內大臣六人,鑲黃、正 黃、正白旗各二人。內大臣六人。散秩大臣無定員。侍衛分四等。更有藍翎侍衛。 凡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由三旗簡用,漢侍衛由武進士簡用,皆無定員。初,鑲黃、 正黃、正白三旗,天子自將,選其子弟曰侍衛,凡值殿廷,以領侍衛內大臣統之。 宿衛乾清門、內右門、神武門、寧壽門為內班,宿衛太和門為外班。行幸駐蹕鹹從。 其扈從,後扈二人,前引十人,豹尾班侍衛六十人。凡佐領親軍,鑲黃旗滿洲八十 五佐領,蒙古二十八佐領,每佐領親軍二人;正黃旗滿洲九十三佐領,蒙古二十四 佐領;正白旗滿洲八十六佐領,蒙古二十九佐領。三旗親軍選六十人隨侍衛行走, 餘皆值宿。巡幸則御前大臣侍衛、乾清門侍衛鹹從。行營則列兩廂,餘於幔城之隅, 環拱宿衛。康熙二十九年,以武進士技優者拔置侍衛,偕三旗值宿。雍正十一年, 以親軍未滿十年者,挑選前鋒。滿、漢八旗左右翼各設前鋒統領一人,備警蹕宿衛。 侍衛班內有上駟院侍衛,司轡、司鞍。其兼尚虞、鷹鷂房、鶻房、十五善射、射鵠、 善撲等侍衛,統在三旗額內,俱無定員。鑾儀衛亦侍從武職。設掌衛司內大臣一人, 鑾儀使三人,冠軍使十人,雲麾使、治儀正、整儀尉各有差,專司乘輿鹵簿。校尉 由內府選者為旗尉,由五城選者為民尉。此八旗郎衛制也。 兵衛之制,定鼎初,即以上三旗守衛紫禁宮闕,以護軍統領、參領、前鋒統領 率之。噶布什賢超哈滿洲、蒙古八旗分左右翼備宿衛。內務府三旗,各設佐領三人, 旗鼓佐領四人,正黃旗設朝鮮佐領一人,每二丁設馬甲一,每佐領各設領催六、護 軍十五,以領侍衛內大臣率之。內務府官兵守護行宮者,分東西北三路,設千總等 官、兵額不等。熱河行宮亦如之。其守護陵寢者,順治初,永陵、福陵、昭陵各設 雲騎尉、騎都尉。嗣後盛京三陵,增設總管、防禦、驍騎校。京師東西陵制亦如之。 所屬各旗驍騎有差。八年,制定親王至輔國公等,以次設長史、護衛等官。十七年, 定八旗漢字官名,固山額真曰都統,梅勒章京曰副都統,甲喇章京曰參領,牛錄章 京曰佐領,昂邦章京曰總管,烏真超哈曰漢軍。凡滿、蒙、漢各旗共選四千八百人 為養育兵,訓練技藝。嗣後兵額屢增。乾隆中,滿、蒙養育兵至二萬三百餘人。盛 京打牲烏拉,設總管、協領、佐領等員,轄打牲兵丁。吉林之參戶,蜜戶,漁戶, 獵戶,鷹、狐、獺、鸛諸戶,鹹隸內府三旗。其巡捕營汛守外七城門,上設步兵汛 二十五所,城外分中南北三營,馬步兵汛額各有差,統以參將、游擊等。暢春、圓 明、靜明等園守兵,統以守備。康熙初,定駐蹕之地,八旗護軍分左右翼巡宿,啟 蹕則三旗營總、護軍參領隨行。十三年,定八旗步兵二萬一千餘名,鳥槍步兵凡千 七百三十七名。又定內九門外七門設城門校,轄十六門門軍。其步軍營汛守皇城內 各汛專用滿洲,城外各汛兼用蒙古、漢軍。尋定上駐園,則八旗兩翼,翼分七汛, 更番宿衛。每日當值之前鋒、鳥槍護軍共七百二十人。二十一年,定田獵每年三舉, 八旗各簡前鋒軍校以從。二十二年,定車駕巡幸期。八旗驍騎營於內外城並增汛所。 二十三年,以黑龍江所進精騎射、善殺虎者編虎槍營。三十年,設火器營。雍正元 年,設巡捕營,馬兵汛十五,步兵汛五十二。凡朝會期,協尉、副尉率步軍巡警。 二年,諭各旗共選四千八百教養兵,習長槍挑刀各藝。四年,令八旗前鋒習射,月 六次。其專司防火者曰防範兵。九年,令五旗門汛護軍、馬甲均歸本營操演。令三 旗增訓練兵二千,編為二營。十三年,額定馬甲五千二百五十,春秋二季合操。乾 隆十四年,設雲梯兵一營。又於昆明湖設趕繒船,以前鋒軍習水戰。二十五年,令 來京回人編一佐領,以和卓為佐領統轄之,後皆准此。三十九年,定大閱頭隊前鋒 八旗,分為八隊,每隊小旗八,海螺四,為殿後兵。四十一年,以來京之番子視回 人例,編一佐領,統於內務府正白旗。四十六年,增京師步軍左右二營,合南北中 為五營,分二十三汛,領兵一萬,於八旗漢軍鄂爾布、步甲、閒散內擇壯丁充補。 嘉慶四年,令巡捕五營以中營作提標,管圓明園五汛,參將四人,分管南北左右四 營,共十八汛,兩翼總兵分轄之。十七年,以增設之健銳營歸左翼,外火器營歸右 翼,合八旗前鋒、內火器營、驍騎營凡三十六營。咸豐三年,諭京師各旗營兵十四 萬九千有奇,統兵大臣分班親閱,馬步火器,務令精整,不得以臨時召募濫充。十 年,從勝保請,令八旗兵加練槍砲抬槍。同治四年,諭醇親王訓練神機營,旗、綠 各營,亦隨時校閱。光緒二十四年,選練神機營馬步隊,以萬人為先鋒隊,習槍砲 及行陣戰法。此八旗兵衛制也。 八旗駐防之兵,大類有四:曰畿輔駐防兵,其籓部內附之眾,及在京內務府、 理籓院所轄悉附焉;曰東三省駐防兵;曰各直省駐防兵,新疆駐防兵附焉;曰籓部 兵。 畿輔駐防兵制,順治初,獨石口、張家口、山海關、喜峰口、古北口並設防禦 一人或二人,采育裡、固安縣設防守尉、防禦有差。康熙十四年,察哈爾八旗,每 旗設總管一人,副總管一人,參領三人,佐領、驍騎校、護軍校各有差。捕盜官每 旗二人,親軍、前鋒各二,護軍十七,領催四,驍騎二十五。在京蒙古都統兼轄之。 山海關總管一人,防禦八人,滿、蒙、漢兵七百有奇。尋設張家口總管一,防禦七, 兵百三十有奇。獨石口、古北口增防禦各二,喜峰口防禦二,冷口、羅文峪防禦各 一,兵多則六十八,少則十二人。雍正三年,設天津水師營都統一,協領六,佐領、 防禦、驍騎校各三十二,旗兵千六百人,蒙古兵四百人,分左右兩翼。乾隆三年, 增熱河駐防兵二千人,委前鋒校、前鋒、領催、鳥槍領催、馬甲、鳥槍馬甲、砲甲、 弓矢匠各有差,以千四百人駐熱河,四百駐喀喇河屯、二百駐樺榆溝。八年,改山 海關總管為副都統,增協領、佐領諸屬,滿、蒙、漢兵共八百人,分左右翼。二十 六年,設察哈爾都統一人,駐張家口,理八旗遊牧,兼轄防兵,副都統二人,駐左 右翼遊牧邊界。四十五年,設駐防密雲滿、蒙兵二千。嘉慶三年,增熱河圍場副都 統。九年,改總管。十五年,改設都統一人。以厄魯特達什達瓦降眾徙居科布多, 旋分其屬為三旗,設總管、副總管、佐領、驍騎校等。尋移至熱河,作為官兵。先 是康熙中,建避暑山莊於熱河,設總管、守備、千總分守各行宮。乾隆間,增建行 宮,設千總、委署千總一二人,兵自六人至九十八人不等。木蘭圍場總管一人。康 熙季年,設有防禦八及滿、蒙兵百餘。迨乾隆中年,增左右翼長二,驍騎校八,駐 兵共八百人。每一兵給地一頃二十畝,或地不宜耕種,則改給牛羊。木蘭之地,周 遭樹柵為界,設營房八,卡倫四十,八旗各分五卡倫,各以旗兵守之。道光四年, 諭駐京旗兵,遇閏月賞給甲米,他省不得援例。此畿輔駐防制也。 東三省駐防兵制,共駐四十四所,兵三萬五千三百餘人。凡前鋒、領催、馬甲、 守門庫等兵,步甲、夜捕手、匠役、養育兵、鳥槍馬甲、領催、水手之屬,或設或 否,名額多寡,各視駐地所宜,損益區置之,初無定限。 其在盛京,天聰間始設駐防於牛莊、蓋州,兵九十六人。順治元年,世祖將遷 燕京,設盛京八旗駐防兵,以正黃旗內大臣和洛會總統之,以鑲黃旗梅勒章京統左 翼,正紅旗梅勒章京統右翼。每旗設滿洲協領一,佐領四,蒙古、漢軍佐領各一。 設熊岳城守官,其下滿洲佐領三,漢軍佐領一,錦州、鳳凰城、寧遠城守官,其下 各設滿洲佐領各二,漢軍佐領一,興京、遼陽、牛莊、岫巖、義州城守官,滿洲佐 領各一人,蓋州、海州滿、漢佐領各一,統駐防兵。康熙元年,改盛京昂邦章京為 鎮守遼東等處將軍,梅勒章京二人為副都統,統轄協領、佐領、驍騎校。四年,改 遼東將軍為奉天將軍。十四年,設錦州、義州城守尉各一,佐領、驍騎校各有差。 各邊門皆置防禦一。尋設開原防禦三,金州防禦一,兵弁各有差。五十五年,設金 州駐防水師營,船十號,兵五百,水手一百。雍正五年,設熊岳副都統一人,廣寧、 義州、錦州、寧遠至山海關設副都統一,復州、南金州、鳳凰城、岫巖、旅順等處 設副都統一,分轄旗兵。乾隆十二年,改奉天將軍為鎮守盛京將軍。盛京各額兵都 一萬五千有奇。 其在吉林,順治十年,設寧古塔昂邦章京一,梅勒章京二,佐領、驍騎校各八。 十八年,設吉林水師營。康熙元年,改寧古塔昂邦章京為將軍,梅勒章京為副都統。 三年,設水師營總管各員。七年,增寧古塔協領二。十年,以寧古塔副都統一,佐 領、驍騎校各十一,兵七百,移駐吉林。又增吉林協領八,佐領、防禦、驍騎校各 十二,兵六百人。尋增防禦十五人。十五年,移寧古塔將軍駐吉林,留副都統於寧 古塔,增吉林副都統一人。三十一年,設伯都訥協領二人,佐領、驍騎校各三十, 防禦八。五十三年,設三姓、琿春協領一,佐領、驍騎校、防禦有差。雍正三年, 設阿勒楚喀協領一人,佐領、驍騎校、防禦各五。十年,設三姓副都統一人。尋設 吉林鳥槍營參領一人,佐領、驍騎校各八,鳥槍兵千。乾隆十三年,令打牲烏拉兵 歸吉林將軍兼轄。先是順治時,設打牲烏拉協領二,又設總管一人,統轄珠軒頭目, 及參、蜜、漁、獵諸戶,專司采捕諸役。後遞增佐領、防禦八,驍騎校十或八,額 兵千。至是以在吉林境,命兼統於吉林將軍。二十一年,設阿勒楚喀副都統一人。 道光六年,以雙城堡移駐京旗分左右翼,各設總、副屯達二人。嗣又分一旗五屯, 增總、副屯達各六人。 其在黑龍江,當康熙初年,自吉林移水師營來駐齊齊哈爾等處,水手一千有奇。 盛京壯丁散處者,隨時編入八旗。巴爾呼人、錫伯人居近吉林,卦勒察人居近伯都 訥,庫爾喀人居近琿春,並設佐領、驍騎校等分駐。其東北最遠者,索倫、達呼爾 二部,天命、天聰間,相率內附,其後分充各城額兵。至鄂倫春所居益遠,使馬、 使鹿部分處山林,業捕貂,皆審戶比丁,列於軍伍。二十二年,初置黑龍江將軍, 原水師營總管等並屬之,設副都統二,協領四,佐領、驍騎校各二十四,防禦八, 滿洲兵千,索倫、達呼爾兵五百,駐愛琿城。二十三年,設打牲處總管一,副總管 二,以索倫、達呼爾壯丁編設佐領、驍騎校。尋於墨爾根城設駐防兵。二十九年, 移將軍駐墨爾根,又增協領四,佐領、驍騎校各七,索倫、達呼爾兵四百餘,以副 都統一人統兵駐愛琿。尋設兵千餘駐防齊齊哈爾。三十八年,將軍復自墨爾根移駐 齊齊哈爾。四十九年,設墨爾根副都統一人。雍正六年,增設打牲處總管三,滿洲、 索倫、達呼爾副總管十六,索倫、達呼爾佐領、驍騎校各六十二。十年,設呼倫貝 爾統領一,索倫、巴爾呼總管、副總管各二,佐領、驍騎校各五十,兵三千,尋增 兵二千有奇。厄魯特總管、副總管各一。乾隆八年,改呼倫貝爾統領為副都統。嘉 慶九年,以齊齊哈爾等處承種官田馬甲歸各本旗,所墾新田,改增養育兵耕種。鹹 豐八年,增黑龍江馬甲千。光緒八年,將軍文緒請由黑省至茂興設七站,由茂興至 呼蘭設五台,共台站六十人,置掌路記防禦一,驍騎校二,領催六,分隸鈐束。黑 龍江八旗兵約分五類:曰前鋒,共百四十六人,佩橐鞬,負旗幟,為先導;曰領催, 供會計書寫,馬甲之長也,共七百四十八人;曰馬甲,又稱披甲,共九千二百十三 人;曰匠役,為鳥槍、弓、鐵、鞍諸匠,共一百五十二人;曰養育兵,康熙季年, 始以旗兵屯田,至嘉慶中,改屯田馬甲為養育兵,共八百人。別有未入伍者曰西丹, 譯言控馬奴,不得預征伐之事。此東三省駐防制也。 各直省駐防制,順治二年,始設江南江寧左翼四旗,陝西西安右翼四旗,皆置 滿、蒙兵二千,弓匠二十八,鐵匠五十六。六年,於山西太原設正藍、鑲藍二旗滿、 蒙駐防兵,暨遊牧察哈爾兵。初,太宗親征察哈爾,降土默特之眾,後編為二旗, 設左右翼,都統部眾得同辦事。旋裁都統,以旗務掌之將軍、副都統,與內八旗等。 至是,遊牧察哈爾遂列於山西駐防。十一年,設山東德州鑲黃、正黃二旗滿、蒙領 催、馬甲暨弓、鐵匠。十五年,增設西安佐領、驍騎校二十八,驍騎一千。設浙江 杭州滿、蒙八旗馬甲、步甲、弓匠,漢軍馬甲、步甲、鐵匠,滿、漢棉甲兵,共四 千有奇。其後每旗並增佐領、驍騎校、驍騎。十六年,改設京口駐防鎮海將軍一, 副都統二,協領、參領、防禦、佐領、驍騎校有差。尋增江寧、西安步甲各一千。 康熙十三年,增西安右翼四旗滿、蒙馬甲千,弓、鐵匠十四,漢軍馬甲等,江 寧馬甲千。後又各增兵二千及弓、鐵匠等。是年增京口步甲千人。十五年,設陝西 寧夏八旗滿、蒙領催,馬甲,步甲,弓、鐵匠。十九年,設福建福州左翼四旗漢軍 領催、馬甲、步甲、鐵匠,及滿、蒙步甲。二十年,設廣東廣州鑲黃、正黃、正白 上三旗漢軍領催、馬甲、砲甲、弓匠。二十二年,設湖廣荊州八旗滿、蒙領催,馬 甲,步甲,弓、鐵匠,共二千八百有奇,尋增至四千人。是年又增西安將軍,增滿 洲左右翼副都統各一,漢軍左右翼亦如之,八旗滿、蒙協領各八,漢協領、佐領、 防禦、驍騎校不等,滿、蒙、漢兵共七千,滿、蒙步軍七百,暨弓、鐵匠等。二十 三年,續設廣州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五旗漢軍兵,設將軍一人,副都統 二,協領、參領各八,防禦、驍騎校各四十,八旗鳥槍領催、鳥槍驍騎、領催、驍 騎、砲驍騎、弓、鐵匠共三千有奇,兼置綠旗左右前後四營,將領八,兵三千四百 有奇。尋於福州、荊州、寧夏、江寧、京口、杭州並分設鳥槍領催、鳥槍驍騎、領 催、驍騎各有差。京口步軍內兼設鳥槍、弓、箭、長槍、籐牌等兵額。是年增設杭 州駐防八旗滿、蒙、漢兵共三千二百人。三十二年,設山西右衛八旗滿、蒙、漢護 軍、領催、馬甲、鐵匠共五千六百有奇,以將軍統之,設隨甲四十八,筆帖式六。 三十六年,裁京口綠旗水師總兵,改設京口副將,分左右二營,設游擊以下將領八 人,兵一千九百人。五十九年,設河南開封滿、蒙領催,鳥槍領催,馬甲,鳥槍馬 甲,弓、鐵匠。六十年,設四川成都副都統一,協領四,佐領、防禦、驍騎校、鳥 槍領催、鳥槍驍騎、驍騎暨步軍,弓、箭、鐵匠。 雍正元年,福州駐防漢軍步兵悉改馬兵。二年,增太原、德州駐防兵各五百人。 六年,設福州駐防水師營協領一人,佐領、防禦各二,驍騎校六,水師五百。七年, 設駐防浙江乍浦水師營。設青州駐防將軍、副都統各一人,協領四,佐領、防禦、 驍騎校十六,暨八旗滿、蒙兵弓、鐵匠。設廣州駐防水師營協領一人,佐領、防禦 各二,驍騎校、八旗漢軍水師領催有差。八年,以各省駐防漢軍營伍廢弛,令所在 將軍訓練之。設駐防青州八旗滿洲兵二千人。增右衛駐防兵五百人,自將軍及兩翼 副都統以下,設協領,佐領,防禦,驍騎校,滿、蒙前鋒,滿、蒙、漢領催等,及 驍騎三千有奇。十三年,設甘肅涼州八旗滿、蒙、漢兵凡二千人。設駐防莊浪八旗 滿、蒙、漢兵凡千人。 乾隆二年,設駐防綏遠城,以征准噶爾之滿、蒙、漢開戶家丁二千四百,熱河 駐防兵千,及右衛蒙古兵五百,凡三千九百人。設涼州將軍、副都統各一人,滿、 蒙、漢佐領、防禦、驍騎校、步軍尉及八旗驍騎二千人,步軍六百人。又設莊浪駐 防副都統一人,滿、蒙、漢協領、佐領、防禦、步軍尉及八旗驍騎一千人,步軍四 百人。四年,改寧夏駐防步甲六百為養育兵。增荊州養育兵四百人。十年,設江寧 駐防養育兵。二十一年,定開封城守尉歸巡撫統轄。二十二年,裁京口將軍,以綠 旗左右營改隸江寧將軍。二十五年,改綏遠城將軍駐防兵額,步軍、養育兵各四百, 共領催、前鋒、驍騎實二千四百人。二十八年,以土默特二旗歸綏遠城將軍統轄。 設歸化城副都統一人。三十九年,改杭州駐防步軍一百二十八人為養育兵。四十一 年,設成都駐防將軍一人。四十九年,增西安副都統一人。嘉慶十二年,飭各將軍 不得以老弱充兵額。此各直省駐防制也。 新疆駐防兵制,乾隆二十五年,始議於新疆設兵駐守。命阿桂率滿洲、索倫驍 騎五百,綠營兵百,回人二百,至伊犁搜捕馬哈沁,招撫厄魯特,並築城屯墾。其 後陸續由內地增調屯田兵至二千五百人,五年更替,以五百人差操,二千人屯種, 分二十五屯,設屯鎮總兵。其明年,阿桂奏定卡倫侍衛十五人,增伊犁駐防馬兵千 五百,合原額兵凡二千五百人。二十七年,以涼州、莊浪駐防兵五千,並戶口移駐 伊犁。旋以新疆底定,設駐防兵制。凡卡倫兵以侍衛領之,屯田兵以督屯武職領之, 駐防馬兵以佐領領之,綠旗兵以營員領之,而特設將軍為之總轄。侍衛、章京等皆 按年番替。二十九年,調綠營兵千,在伊犁河岸築惠遠城。其管理築城兵,設副將 一,守備二,千總二,把總八。以察哈爾移駐兵一千八百戶編兩昂吉,領隊大臣統 之,設十二佐領,分左右二翼,每佐領設兵二百。以黑龍江移駐戶千編一昂吉,設 六佐領,領隊大臣統之。又撥錫伯兵、熱河滿、蒙兵各一千,及達什達瓦厄魯特兵 五百,俱攜眷駐伊犁。定馬兵永遠駐守,綠旗兵五年番換。三十年,以投出之厄魯 特人編一昂吉,與達什達瓦部眾俱為厄魯特昂吉,以領隊大臣統之。原厄魯特兵作 厄魯特右翼。自領隊大臣以下,二三等侍衛、藍翎侍衛無定員。三十一年,定烏魯 木齊駐辦事大臣及協辦大臣,統駐防兵及工作官兵,置經理新疆貿易、稽察卡倫台 站各官。三十二年,定左翼厄魯特六佐領為上三旗,右翼厄魯特共十佐領編為下五 旗。三十四年,增惠寧城滿兵領隊大臣一人。三十七年,以投誠之沙畢納爾人等歸 入下五旗厄魯特,增設四佐領統之。嘉慶二十年,於沙畢納爾四佐領內增副總管一 人。道光十年,以惠遠城滿兵四千六百有奇,巴燕岱滿兵二千一百有奇,諭將軍等 不得議增兵額。同治六年,以哈薩克人東犯,飭李雲麟訓練厄魯特、蒙古兵以防之。 增布倫托海辦事大臣,督率喇嘛,建署治事,並設幫辦一人。此屬新疆北路者也。 其在南路防兵,烏什駐總理回務參贊大臣、協辦大臣各一人,統轄滿洲、綠旗 及屯田各官兵,兼轄阿克蘇、賽裡木、拜城各駐防兵。所屬有侍衛、章京等官。滿 洲營領隊侍衛二,駐轄翼長、參領各一,副參領、委署參領各二,前鋒校六,綠旗 營游擊以下、屯田副將以下各十八人。阿克蘇駐章京一,綠旗營游擊一。賽裡木駐 翼長一,兼統拜城駐防。葉爾羌駐辦事參贊大臣及領隊大臣,統轄滿洲營領隊副都 統、侍衛、參領、副參領等,如烏什例。和闐、喀什噶爾並駐辦事大臣及領隊大臣, 統轄滿洲營侍衛、章京、領隊侍衛、參領、副參領等,暨綠營總兵、參將等官。庫 車駐辦事官,統轄綠營都司以下官,兼轄沙雅爾事。哈喇沙爾駐辦事官,統轄綠旗 營城守,及屯田駐防兵。辟展駐領隊大臣一,統協領、佐領以下暨步兵、綠旗兵。 乾隆二十四年以後,於烏什駐辦事大臣,阿克蘇駐辦事大臣、協辦大臣各一人, 葉爾羌設辦事大臣二人,及章京、卡倫侍衛等。滿洲營設副都統一人,統健銳營前 鋒參領、副參領等,安西滿洲營佐領五品官、索倫五品官、察哈爾佐領等,綠營總 兵、游擊以下各官。又於和闐駐領隊總兵官及游擊以下。又喀什噶爾駐總兵、理回 疆事務大臣、協辦大臣各一。滿洲營設副都統一,領隊侍衛二。領隊侍衛兼統索倫 兵。索倫設委署副總管及佐領各二,察哈爾總管一,副總管二,及護軍校以下。綠 營設提督及都司以下官。英阿薩爾駐領隊總兵官一,兼統索倫、察哈爾、綠旗兵。 又於庫車、哈喇沙爾、辟展並駐辦事大臣。初台站之改,屬辟展者凡六。每台置外 委千、把總一人。葉爾羌西路南北路卡倫六,各置坐卡侍衛一人,東西南三路凡二 十一台,各置筆帖式一人。沙雅爾南路卡倫一。庫車東路至哈喇沙爾西凡十台。台 置筆帖式一人。每台、卡俱置防守兵,多至十人,少或一人,俱有供役回人十戶。 尋各官兵歸並烏什、阿克蘇,止駐一章京及游擊以下,旋改駐協辦大臣及領隊侍衛 等。喀什噶爾之總理大臣移駐烏什之永寧,尋改設辦事大臣二人。三十一年,撤回 索倫兵,改遣健銳營兵九百人換防,並令健銳營翼領一人,正副委署參領十八人, 護軍校二十四人,統兵分駐各回城。四十四年,裁辟展辦事大臣,改設領隊大臣。 旋設吐魯番屯田都司以下官。 道光八年,以阿克蘇為南路適中之地,增兵一千,移柯爾坪防兵五百歸阿克蘇, 裁拜城參將以下弁兵,共新舊防兵二千二百人,守卡借差兵外,得練兵一千三百人, 控制各路。九年,於喀什噶爾邊增八卡倫弁兵。尋以八卡倫內喀浪圭、圖舒克塔、 烏拍拉特三處通霍罕要路,於明約洛建堡,設都司一人,綠營兵二百人駐守。阿爾 瑚馬廠三處建堡,置兵二百或六十人。葉爾羌屬卡倫七,以亮葛爾、庫庫雅爾為通 夷要隘,英吉沙爾屬卡倫五,惟烏魯克為要路,皆建土堡兵房,設千總官,其次設 把總、外委,駐守兵多者六十人,少者十五或十人。 咸豐三年,以新疆南北兩路駐兵四萬餘人,歲餉一百四十五萬,軍興後饋食軍 艱難,諭陝、甘赴口外駐防官自是年始,即行停止。其喀什噶爾、英吉沙爾、葉爾 羌、和闐八城防兵,由烏魯木齊駐防滿洲兵、綠旗兵酌撥。四年,改定新疆南路換 防兵制。增伊犁滿洲兵二百人,烏魯木齊綠營兵千二百人,滿洲兵三百人。裁葉爾 羌、喀什噶爾、烏什、阿克蘇四城防兵一千人。七年,以喀城肅清,撤回土爾扈特 蒙兵,留伊犁官兵防守。八年,令南路換防官兵自是年始,分六年抽換,以節繁費。 天山以南,為回部所居,自設台站、卡倫,無俟重兵防守。烏什、葉爾羌、喀什噶 爾、英阿薩爾鹹以滿、漢兵協力守邊。他如和闐、阿克蘇、庫車、哈喇沙爾、辟展 則守以綠旗兵。凡滿洲營駐防兵,以三年更換,綠旗營駐防兵,以五年更換。此南 路之制也。 同治以來,回疆不靖,欽差大臣左宗棠次第殄平之,新疆漸歸版籍。光緒初年, 改省議起。左宗棠擬令將軍率旗營駐伊犁,塔爾巴哈台改設都統,並統綠、旗各營。 迨八年收復伊犁,從譚鍾麟、劉錦棠言,於南北兩路增設額兵,其舊有參贊、辦事、 領隊各大臣悉予裁汰。即自哈密至伊犁都統暨諸大臣名額亦酌撤之。巴裡坤、古城、 烏魯木齊、庫爾喀拉烏蘇等處所餘旗丁,歸並伊犁滿營,均改從各省駐防將軍營制。 十一年,行省製成。伊犁旗營實存勇七千,留其精壯,改馬隊九旗,步隊十三旗, 以提督、總兵分領之。伊犁開屯由此始,而旗屯居其一焉。蓋新疆自籓部迄於設行 省,綜其駐防旗兵制度,約略如此。 其籓部兵制,曰內外蒙古,曰青海,曰西藏。內外蒙古之兵,設旗編次,略同 內八旗。每旗設札薩克一人,汗、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為之。協理旗務二或 四人,亦台吉以上充任。按丁數編為佐領。設佐領一,驍騎校六。每六佐領設參領 一人。佐領較多者,設章京、副章京。各率所屬以聽於札薩克。內札薩克蒙古凡二 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六旗,分左右二翼,二翼又各分前後旗。崇德元年,設 左翼旗、左翼前旗、右翼旗、右翼前後旗。順治六年,設左翼後旗。郭爾羅斯前後 二旗,杜爾伯特一旗,扎賚特一旗,皆順治五年設。扎魯特二旗,左翼崇德元年設, 右翼順治五年設。喀爾喀左翼一旗,康熙三年設。奈曼一旗,敖漢一旗,皆崇德元 年設。土默特二旗,左翼崇德元年設,右翼順治二年設。喀喇沁三旗,右翼崇德元 年設,左翼順治五年設,康熙中增設一旗。翁牛特左右二旗,阿魯科爾沁一旗,皆 崇德元年設。巴林左右二旗,順治五年設。克什克騰一旗,順治三年設。烏珠穆沁 二旗,右翼崇德六年設,左翼順治三年設。浩齊特二旗,順治三年設左翼,十年設 右翼。阿巴哈納爾二旗,康熙四年設左翼,六年設右翼。阿巴噶二旗,崇德六年設 右翼,順治八年設左翼。蘇尼特二旗,崇德六年設左翼,七年設右翼。四子部落一 旗,順治八年設。烏喇特右翼一旗,順治十年設。茂明安一旗,順治元年設。烏喇 特前中後三旗,順治五年設。鄂爾多斯七旗,兩翼、中旗、前旗、後旗皆順治六年 設,雍正九年,增設一旗。歸化城土默特左右二旗,崇德元年設,後置副都統,隸 綏遠城將軍轄之。是為內蒙古兵制。 外札薩克蒙古,喀爾喀四部,凡八十六旗。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二十旗為中路。 康熙三十年,設十七旗。逮雍正間,遞增至三十八旗。尋分二十旗屬三音諾顏部, 存十八旗。乾隆初,復增二旗,於本旗外分十九札薩克掌之,仍統於土謝圖汗部。 車臣汗部二十三旗為東路。康熙三十年,設十二旗。其後增至二十一旗。乾隆間, 遞增二旗,於本旗外分二十二札薩克掌之,仍統於車臣汗。札薩克圖汗部十七旗為 西路。康熙三十年,設八旗。逮雍正間,遞增至十五旗。乾隆時,遞增二旗,於本 旗外分十六札薩克掌之,仍統於札薩克圖汗。三音諾顏親王部二十二旗,雍正十年 設,即於土謝圖汗部內分轄二十旗。乾隆初,增二旗,於本旗外分二十一札薩克掌 之,仍統於三音諾顏札薩克親王。烏蘭烏蘇厄魯特部二旗,康熙二十五年分設。乾 隆間,隸移烏蘭烏蘇並隸三音諾顏部。賀蘭山厄魯特一旗,康熙三十六年設。青海 厄魯特部二十一旗,雍正三年設二十旗,乾隆十一年增設一旗。青海遊牧綽羅斯部 二旗,輝特部一旗,土爾扈特部一旗,喀爾喀部一旗,皆雍正三年設。哈密一旗, 康熙三十六年設。吐魯番一旗,雍正十年設。都爾伯特十四旗,乾隆十八年編設。 土爾扈特部,乾隆三十六年編設。康熙十三年,定每年春季,王、貝勒以各旗下台 吉兵丁合操。乾隆元年,諭內札薩克六會,防秋兵丁各備牧馬器械,分二班,錫林 郭勒、烏蘭察布、伊克昭三會為一班,哲裡木、昭烏達、卓索圖三會為一班,以大 札薩克為盟長,每年遣大臣會同盟長,按旗察閱兵丁。其喀爾喀四部遊牧防守兵萬 人,遣參贊大臣同喀爾喀將軍、貝勒、公等分年簡稽軍實。三年,命賞六會防秋牧 馬之兵,視康熙間成例,分給弓矢、衣服、銀兩有差。五十一年,諭蒙古兵丁應習 圍場者,車臣汗、土謝圖汗二部,由庫倫辦事王、大臣,三音諾顏、札薩克圖汗二 部,由烏裡雅蘇台將軍、大臣等分領練習,並令各部落汗、王、公選大台吉各四人, 小台吉十人,赴木蘭圍場。道光三年,從陝甘總督那彥成言,以青海二十四旗分左 右二翼,每翼設盟長、副盟長,每六旗設霍碩扎爾噶齊,每三旗設一梅勒,每旗設 一甲喇,各旗兵按人數之多寡,隨官兵番值巡防。十一年,允楊遇春請,以蒙古兵 五百人析為二班,分防八卡。十五年,諭令察哈爾兵丁選補缺額,與札薩克遊牧共 衛北邊。同治十年,諭邊外各路台站,都統或盟長分任管轄。每台額定駱駝百頭, 馬五十匹,戈壁地備駱駝百五十頭。此內外蒙古及青海兵制也。 蒙古各盟,當雍、乾時,征討准、回,資其兵力以集事。自俄人闌入,烏蘭海 南北並受羈牽,喀魯倫東西侵為田牧,雜居無限,卡倫鄂博,蓋同虛設矣。 西藏旗兵,自乾隆五十七年始。前後藏各設番兵千。定日、江孜各設五百。前 藏領兵者曰戴琫,其下如琫,又下甲琫、定琫。原置戴琫三人,二駐後藏,一駐定 日,復增戴琫一人駐江孜。前藏番兵,游擊統之。後藏及江孜、定日,都司統之。 原有唐古特兵,歸戴琫督練。初制,每番兵千,弓箭三之,鳥槍七之。嗣選唐古特 兵三千,鳥槍、刀矛各半。至是新設額兵三千,每千人五成鳥槍,三成弓矢,二成 刀矛。其唐古特兵,由駐防將領督同番目教練。前藏駐游擊、守備各一,千總二, 把總三,外委五。後藏駐游擊、都司各一,守備三,千總二,把總七,外委九。是 年,以福康安疏請江孜增守備一,外委一,兵三十人,定日增守備一,把總一,外 委一,兵四十人。尋用和琳疏言,定日要隘曰轄爾多,曰察木達杏嶺,曰古喇噶木 洞,曰宗喀,每處各設定琫一人,番兵二十五人。此西藏兵制大略也。 當乾隆十五年,始除西藏王爵,設駐藏大臣,以達賴喇嘛統前藏,班禪統後藏。 前後藏凡設四汛,游擊、都司、守備、千把總、外委十六人,兵丁六百六十人,戴 琫、如琫、甲琫、定琫百六十六人,番兵三千人,騎兵五百人,駐藏大臣與達賴、 班禪參制之。鹹、同以後,廓爾喀崛強於西,英吉利侵軼於南,中朝威力羈縻而已。 八旗官兵額數,代有增減,舉其最近者以見例。光、宣之季,實存名數,職官 約六千六百有奇,兵丁十二萬三百有奇。八旗各營印務參領雖設專職,大率參領、 副參領兼之。印務章京、印務筆帖式亦兼職。親軍校、親軍、拜唐阿等在各旗支餉, 實於他所供差。其醇王園寢守護兵,光緒間始增設前鋒、護軍統領諸職,雖已汰去, 而設官已久,職亦較崇,仍序列之。其他不具錄雲。 鑲黃旗滿洲,都統一,副都統二,印務參領二,參領、副參領各五,印務章京 八,佐領八十六,驍騎校八十六,印務筆帖式八,凡二百有三人。領催四百二十八, 馬甲千五百六十二,隨甲八十六,養育兵二千二百二十七,親軍校十一,親軍百五 十八,弓匠長七,弓匠七十八,倉甲二十五,通州十九,清河六。餘如通州領催, 備宴馬甲,盔、鏇、鞍、□頭、箭、鐵諸匠,拜唐阿分網戶、粘桿、備箭,一人至 九人,陸軍部承差三人,凡四千六百三十人。 正黃旗滿洲,自都統至印務章京及筆帖式並同鑲黃旗,惟佐領九十三、驍騎校 九十二為小異,凡二百十六人。領催四百六十二,馬甲千六百二十八,隨甲九十三, 養育兵二千三百九十三,親軍校十一,覺羅親軍四,親軍百七十一,南苑驍騎校一, 弓匠長八,弓匠八十四,餘如南苑馬甲,備宴馬甲,倉甲,盔、金旋、鞍匠,庫使、 守吏、酒吏、鷹手、鞭子手、亭兵,網戶、粘桿拜唐阿等一至六人,陸軍部承差一 人,凡四千九百十二人。 正白旗滿洲,都統以下並同上,佐領、驍騎校亦同鑲黃旗,凡二百有三人。領 催四百三十,馬甲千四百十四,隨甲八十六,養育兵二千二百四,親軍校十一,覺 羅親軍五,親軍百五十六,弓匠長十,弓匠七十六,倉甲三十,通州二十,清河十。 餘如南苑馬甲,備宴馬甲,□頭、鞍、箭、盔諸匠,鞭子手,網戶、備箭拜唐阿, 傳事兵等一至十二人,陸軍部承差三人,凡四千四百八十八人。 正紅旗滿洲,都統以下並同上,惟佐領、驍騎校各七十四,凡一百七十九人。 領催三百七十,馬甲千二百八十七,隨甲七十四,養育兵一千八百八十八,親軍校 十六,親軍百三十二,弓匠長二,弓匠七十二,倉甲二十七,通州十九,清河八。 餘如南苑馬甲,守吏,庫使,傳事兵,粘桿、宰牲拜唐阿等一至九人,凡三千八百 九十五人。 鑲白旗滿洲,都統以下並同上,惟佐領、驍騎校各八十四,凡一百九十九人。 領催四百二十,馬甲千四百十四,隨甲八十四,養育兵二千一百八十,親軍校十三, 親軍百五十四,覺羅親軍二,弓匠長二,弓匠七十二,帳房頭目二,倉甲二十七, 通州二十,本裕倉七。餘如鏇、盔諸匠,鞭子手,傳事,渡吏,亭兵,備箭、宰牲 拜唐阿等一至四人,陸軍部承差三人,凡四千三百九十七人。 鑲紅旗滿洲,都統以下並同上,佐領、驍騎校亦同鑲黃旗,凡二百有三人。領 催四百三十,馬甲千五百四十八,隨甲八十六,養育兵二千二百四,親軍校十九, 覺羅親軍三,親軍百五十,弓匠長六,弓匠八十,倉甲二十七,通州二十,本裕倉 七。餘如盔匠、金旋匠、鞭子手、南苑馬甲、承差、傳事兵、亭兵、宰牲拜唐阿等 一至四人,凡四千五百七十七人。 正藍旗滿洲,都統以下並同上,惟佐領、驍騎校各八十三,凡一百九十七人。 領催四百十七,馬甲千四百九十一,隨甲八十三,養育兵二千一百三十九,親軍校 十七,覺羅親軍十一,親軍百四十,弓匠長二,弓匠八十三,倉甲十九,通州十七, 清河二。餘如金旋匠、盔匠、鞭子手、承差兵、傳事兵、亭兵、南苑馬甲、守吏、 拜唐阿、宰牲拜唐阿等一至五人,凡四千四百三十三人。 鑲藍旗滿洲,都統以下並同上,佐領、驍騎校俱同鑲白旗,凡一百九十九人。 領催四百三十九,馬甲千五百九十,隨甲八十六,公缺馬甲二十四,恩缺馬甲一, 養育兵二千二百四十九,親軍校十五,覺羅親軍六,親軍百五十五,弓匠長六,弓 匠八十八,餘如南苑馬甲、南苑領催、帳房頭目、金旋匠、鞭子手、酒醋局吏、庫 使、傳事兵、亭兵、宰牲兵等一至八人,陸軍部承差一人,凡四千六百九十人。 鑲黃旗蒙古,都統一,副都統二,印務參領一,參領二,副參領二,印務章京 四,佐領、驍騎校各二十八,印務筆帖式四,凡七十二人。領催一百四十,馬甲四 百九十七,隨甲二十八,養育兵五百九十二,親軍校四,親軍五十二,弓匠長一, 弓匠二十七,餘如長號達、長號、盔匠、鞍匠、網戶、苑甲、承差、傳事兵、亭兵 等一至六人,凡千三百六十三人。 正黃旗蒙古,自都統以下至印務章京及筆帖式,並同鑲黃旗,惟佐領、驍騎校 各二十四,凡六十四人。領催百二十,馬甲四百五十二,養育兵五百八,親軍校四, 親軍四十四,弓匠二十四,餘如長號、拜唐阿、茶拜唐阿、鞍匠,一至七人,凡千 一百七十一人。 正白旗蒙古,都統以下並同上,惟佐領、驍騎校各二十九,凡七十四人。領催 百四十五,馬甲四百八十七,隨甲二十九,養育兵六百九,親軍校四,親軍五十四, 弓匠長二,弓匠二十七,餘如長號、拜唐阿達、拜唐阿、網戶拜唐阿、南苑馬甲、 盔匠、鞍匠、亭兵等一至七人,凡千三百七十八人。 正紅旗蒙古,都統以下並同上,惟佐領、驍騎校各二十二,凡六十人。領催一 百十,馬甲三百八十一,隨甲二十二,養育兵四百六十,親軍校六,親軍三十八, 弓匠長三,弓匠十八,餘如南苑馬甲、哈那器馬甲、盔匠、粘桿拜唐阿、亭兵等一 至五人,凡一千五十人。 鑲白旗蒙古,都統以下並同上,佐領、驍騎校俱同正黃旗,凡六十四人。領催 一百二十,馬甲四百四十,養育兵五百八,親軍校二,親軍四十八,凡千一百十八 人。 鑲紅旗蒙古,都統以下並同上,佐領、驍騎校如正紅旗,凡六十人。領催一百 十,馬甲三百八十八,隨甲二十二,養育兵四百五十九,親軍校三,親軍四十一, 弓匠長一,弓匠十八,承差、盔匠各一,凡一千四十五人。 正藍旗蒙古,都統以下並同上,惟佐領、驍騎校各三十,凡七十六人。領催一 百五十,馬甲五百四十四,隨甲三十,養育兵六百三十,親軍校九,親軍五十一, 弓匠長二,弓匠二十八,承差、盔匠、馬甲、亭兵、蒙古通事兵各一,凡一千四百 四十八人。 鑲藍旗蒙古,都統以下並同上,惟佐領、驍騎校各二十五,凡六十六人。領催 百二十五,馬甲四百四十二,隨甲二十五,養育兵五百二十七,親軍校五,親軍四 十四,包衣護軍校二,弓匠長一,弓匠二十二,鞍匠、盔匠、恩缺馬甲、聽差馬甲、 亭兵各一,凡千一百九十八人。 鑲黃旗漢軍,都統一,副都統二,印務參領二,參領、副參領各五,印務章京 六,佐領、驍騎校各四十一,印務筆帖式六,凡一百有九人。領催二百五,馬甲千 六百八十一,隨甲四十一,敖爾布三百二十八,養育兵九百三十七,藍甲三十九, 弓匠長六,弓匠三十一,砲手四十,餘如更夫、承差兵、拜唐阿、銅匠、盔匠、鞍 匠、亭兵等一至五人,凡三千三百三十二人。 正黃旗漢軍,自都統以下至印務章京及筆帖式,並同鑲黃旗,惟佐領、驍騎校 各四十,凡一百有七人。領催二百,馬甲、隨甲千六百八十,敖爾布三百二十,養 育兵九百十四,藍甲三十一,弓匠長三,弓匠三十六,砲手四十,餘如更夫、承差 兵、拜唐阿、備箭拜唐阿、銅匠、盔匠、鞍匠、聽差兵、亭兵一至十二人,隨印外 郎一人,凡三千二百六十人。 正白旗漢軍,都統以下並同上,佐領、驍騎校亦同鑲黃旗,凡一百有七人。領 催二百,馬甲千六百四十,隨甲四十,敖爾布三百二十,養育兵九百十四,藍甲五 十二,弓匠長二,弓匠三十八,砲手四十,餘如更夫、承差兵、拜唐阿、銅匠、盔 匠、鞍匠等一至六人,隨印外郎三人,凡三千二百六十八人。 正紅旗漢軍,都統以下並同上,惟佐領、驍騎校各二十八,凡八十三人。領催 百三十八,馬甲千一百五十三,隨甲一,敖爾布二百二十,藍甲五,養育兵六百四 十一,弓匠長八,弓匠十四,砲手三十九,餘如更夫、拜唐阿、盔匠、鞍匠、亭兵、 承差兵等一至五人,凡二千二百三十二人。 鑲白旗漢軍,都統以下並同上,惟佐領、驍騎校各三十,凡八十七人。領催百 五十,馬甲千二百三十,隨甲三十,敖爾布二百四十,養育兵六百九十九,弓匠長 四,弓匠十五,砲手四十,餘如更夫、備箭拜唐阿、承差兵、盔匠等一至五人,隨 印外郎一人,凡二千四百二十四人。 鑲紅旗漢軍,都統以下並同上,惟佐領、驍騎校各二十九,凡八十五人。領催 百四十五,馬甲千一百八十七,隨甲二十九,敖爾布二百三十三,養育兵六百七十 四,弓匠長二,弓匠二十,砲手四十,餘如拜唐阿、更夫、承差兵、盔匠、亭兵, 一至四人,隨印外郎二人,凡二千三百四十二人。 正藍旗漢軍,都統以下並同上,佐領、驍騎校俱同鑲紅旗,凡八十五人。領催 百四十五,馬甲千一百九十四,隨甲二十二,敖爾布二百三十二,養育兵六百七十 六,弓匠長四,弓匠二十二,砲甲、砲手各二十,餘如盔匠、馬甲盔匠、公主門甲、 更夫、拜唐阿、承差兵、亭兵等一至七人,凡二千三百六十二人。 鑲藍旗漢軍,都統以下並同上,佐領、驍騎校亦同鑲紅旗,凡八十五人。領催 百四十五,馬甲千二百十八,敖爾布二百三十二,養育兵六百七十五,藍甲十八, 弓匠長五,弓匠二十四,砲手四十,餘如更夫、拜唐阿、盔匠、匠役、亭兵等一至 五人,隨印外郎二人,凡二千三百七十六人。 圓明園隨同辦事營總二,營總六,護軍參領八,副護軍參領十六,委護軍參領 三十二,護軍校、副護軍校各百二十八,包衣營總一,包衣護軍參領、副護軍參領 各三,包衣護軍校九,凡三百三十六人。護軍三千六百七十二,馬甲三百,槍甲四 百,養育兵千八百二十六,包衣護軍一百二十,包衣馬甲三十,包衣養育兵六十, 凡六千四百八人。 健銳營翼長四,正參領八,副參領十六,委參領三十二,番子防禦一,前鋒校、 副前鋒校各七十,凡百有二人。前鋒千九百六十,委前鋒一千,領催四,馬甲八十 一,養育兵八百三十三,凡三千八百七十八人。 內火器營管營長官二,正翼長、委翼長各一,營總四,正參領四,副參領八, 委參領十六,護軍校一百十二,凡一百四十八人。鳥槍護軍二千五百十二,砲甲五 百二十八,養育兵八百八十,凡三千九百二十人。 外火器營全營翼長一,委翼長一,營總三,正參領四,副參領八,委參領十六, 護軍校一百十二,凡一百四十五人。鳥槍護軍二千五百三十,槍甲三百五十二,養 育兵八百十八,凡三千七百人。 左右翼前鋒營,左右翼前鋒統領二,前鋒參領、前鋒侍衛各十六,委前鋒侍★ 八,空銜花翎十六,前鋒校九十六,空銜前鋒校八,藍翎長四十八,委藍翎長十六, 印務筆帖式四,凡二百三十人。前鋒兵千六百六十八人。 八旗護軍營,護軍統領八,護軍參領、副護軍參領各一百十二,委護軍參領五 十六,空銜花翎一百十二,護軍校八百八十二,空銜護軍校五十六,藍翎長一百十 二,門筆帖式三十六,印務筆帖式十六,凡一千五百有二人。護軍萬四千八十一人。 八旗包衣屬鑲黃旗者,參領、副參領各五,佐領十一,管領十,章京一,護軍 參領、副護軍參領各五,護軍校三十五,驍騎校十一,凡八十八人。領催七十九, 護軍四百,披甲千六百八十九,隨甲十一,養育兵八十八,拜唐阿四百二十一,凡 二千六百八十八人。屬正黃旗者,參領、副參領各五,佐領十三,管領十,護軍參 領、副護軍參領、委護軍參領各五,護軍校三十三,前鋒校二,驍騎校十三,凡九 十六人。領催九十五,護軍四百七十八,披甲千八百九,隨甲十三,養育兵八十九, 拜唐阿等三百四十七,凡二千八百三十一人。屬正白旗者,參領、副參領各五,佐 領十二,管領十,護軍參領、副護軍參領、委護軍參領各五,護軍校三十三,前鋒 校二,驍騎校十二,凡九十四人。領催八十八,護軍三百六十,前鋒四十,披甲等 千七百三十八,隨甲十二,養育兵八十五,拜唐阿等六百三十五,凡二千九百五十 八人。屬正紅旗者,參領五,佐領十一,管領十九,包衣達等十六,護軍校六十, 驍騎校十二,凡一百二十三人。領催三十四,護軍八十五,馬甲八百四十六,藍甲 三百三十二,蒙古護軍七十,凡千三百六十七人。屬鑲白旗者,參領五,佐領十四, 管領十一,包衣達等三十二,親軍校一,護軍校八十,驍騎校十三,凡一百五十六 人。領催七十四,護軍百四十二,藍甲五百六十六,白甲千一百三十一,拜唐阿三, 凡一千九百十六人。屬鑲紅旗者,參領五,佐領十七,管領六,包衣達等六十三, 護軍校五十八,驍騎校十二,凡一百六十一人。領催四十七,護軍一百八,紅甲千 一百十八,藍甲五百四十五,凡千八百十八人。屬正藍旗者,參領五,佐領六,管 領七,包衣達等五十九,護軍校一百三,驍騎校十六,凡一百九十六人。領催七十 八,護軍二百二十六,馬甲千六百二十四,藍甲七百六十一,拜唐阿十五,凡二千 七百四人。屬鑲藍旗者,參領五,佐領二十一,管領三十八,司庫等九十二,護軍 校一百三十七,驍騎校十六,凡三百有九人。領催七十八,護軍百八十九,馬甲千 三百八十六,藍甲千二百八十二,凡二千九百三十五人。 醇賢親王園寢翼領一,防禦一,驍騎校一,凡三人。領催二,披甲四十六,凡 四十八人。 以上凡職官六千六百八十人。兵丁十二萬三百有九人。 志106兵二: ○兵二 △綠營 綠營規制,始自前明。清順治初,天下已定,始建各省營制。綠營之制,有馬 兵、守兵、戰兵。戰守皆步兵。額外外委皆馬兵。綜天下制兵都六十六萬人,安徽 最少,閩、廣以有水師故最多,甘肅次之。綠營隸禁旅者,惟京師五城巡捕營步兵。 將軍兼統綠營者惟四川。有屯兵者惟湖南、貴州。其新疆之綠營屯防,始乾隆二十 五年,由陝、甘陸續移往駐防。各省標兵規制,督撫得隨時疏定。綠營戰功,自康 熙征三籓時,用旗、綠兵至四十萬,雲、貴多山地,綠營步兵居前,旗兵繼之,所 向輒捷。其後平定准部、回疆、金川,鹹有勳績。乾隆四十六年增兵,而川、楚教 匪之役,英、法通商之役,兵力反遜於前。迨粵寇起,廣西綠營額兵二萬三千,土 兵一萬四千,遇敵輒靡。承平日久,暮氣乘之,自同治迄光緒,疊經裁汰,綠營之 制,僅存而已。 京師巡捕五營,設步軍統領一人,統左右翼總兵官以及十六門門千總,海澱、 暢春園、樹村汛、靜宜園、樂善園設副將或守備各官不等,置兵共三千人。京城內 九門、外七門,每門設千總二,門甲十或二十,門軍四十人。左翼總兵統步軍營巡 捕南、左二營各汛官,凡兵三千六百有奇。右翼總兵統步軍營巡捕北、右二營各汛 官,凡兵二千五百有奇。 各直省營制,順治元年,定直隸官兵經制,設直隸巡撫,標兵分左、右二營, 游擊以下八人。設宣府、真定、薊州、通州、天津、山海關六鎮總兵官及鎮標守備、 游擊等,設紫荊關等七協副將及協標官兵,設拱極城等十七處參將,山永等營游擊, 鞏華城等處守備、都司,分領各營兵。 定山東官兵經制,設河道總督,標兵分中、左、右三營,設副將或游擊以下將 領八,兵凡三千,備河防護運。山東巡撫標兵分左右二營,設游擊以下將領八,兵 凡二千。設臨清、沂州二鎮總兵官及將領八,兵共二千四百有奇。設德州、青州、 武定三營參將或守備將領八或六,兵共二千二百有奇。設登州水師營守備,登州、 萊州、臨清、濟南各營游擊或守備四,兵共一千二百有奇。初,山東與直隸、河南 共一總督,康熙元年,設山東提督,尋並裁去,以巡撫兼任。 山西、江南、陝西官兵經制,並於順治二年定之。山西設宣大總督及巡撫,督 標分中、左、右三營,撫標分左右營,各設將領八,兵凡二千。設太原、平陽二協 副將及協標官兵。設汾州等營參將、游擊、守備,分領營兵。十三年,裁宣大總督, 康熙元年,設山西提督,迭裁迭復,雍正九年仍裁之,以巡撫兼任。 江南設漕運總督,江蘇、鳳廬二巡撫,標兵及左右營如制,將領九或八人,兵 共四千有奇,並設奇兵營、遊兵營。設江南漢兵提督,分中、左、右、前、後五營, 分設將領八,兵凡四千。設蘇州、鎮江、浦口、安慶、池太、東山、廣德八鎮總兵 官,鎮標兵及將領。設狼山等七協副將,金山、常州各營參將、游擊、守備,分領 營兵。國初設江南江西河南總督。其後分合不常。康熙間,定為兩江總督。又裁鳳 廬巡撫歸並江蘇。設蘇松提督。尋定為江寧提督,增安徽提督,分轄營務。又裁安 徽提督,改江南水陸提督,統全省官兵。先是設操江巡撫,轄安慶等五府,滁、和 等三州兵。後改安徽巡撫,以鳳廬兵並屬之。 陝西初設川陝總督,並轄四川兵,標兵分五營。別設西安、延綏、甘肅、寧夏 四巡撫,標兵各分左右營,將領略如諸省。設延綏、固原、臨鞏、鳳翔、漢羌、甘 肅六鎮總兵官,鎮標兵亦分五營,將領如之,延綏又分設東西二協。設西安、慶陽 等八處副將,宜君、階州等各營參將、游擊、都司及守備,分領營兵。康熙時,迭 改川陝總督,並轄山、陝、甘。尋改川陝甘總督。乾隆間,甘肅分設總督,以四川 總督兼轄陝西兵,為川陝總督,復改陝甘總督。國初設甘肅巡撫,其寧夏、延綏巡 撫先後裁撤,寧夏歸甘肅,延綏歸陝西。後又裁甘肅巡撫,陝甘總督兼統撫標兵。 甘州置甘肅總兵官,尋改設甘肅提督。初設陝西漢兵提督及寧夏提督,分五營,皆 設將領八,兵凡四千人。後改西安提督,又移駐固原,改固原提督雲。 順治三年,定河南、江西、湖廣官兵經制。河南設巡撫,標兵分左右營,將領 八,兵二千,制同上。設河南提督,標兵分中、左、右三營,設將領分統。設河北、 南陽、開歸三鎮總兵官,標兵各分左右營,將領兵數如撫標制。設開封副將、守備 以下將領七,兵一千人,河南衛輝、汝寧、歸德各營各參將等,兵各一千。設磁州 營都司,兵五百人,後屬直隸嵩縣等二營守備,兵三百或二百。先是河南與直隸、 山東共一總督,兼轄河南官兵。其後或專設河南總督,或裁改之。至雍正十三年, 仍為河南巡撫。 江西初設巡撫及南贛巡撫,標兵分左右營,設將領五人,兵凡千五百人。設江 西提督,標兵分五營,營設將領八,兵凡五千人。設南贛、九江二鎮總兵官,標兵 分五營,各設游擊以下將領官,兵如提標之數。設袁州等四協副將,分左右營,將 領各八,兵凡二千人。設廣德各營參將,撫州各水師營守備,兵六百人,南康等營 守備兵三百人。康熙初年,裁南贛巡撫,以標兵屬江西巡撫。七年,裁提督。十三 年,復設。嗣增設撫建提督,旋裁之,並裁江西提督,以巡撫兼任。 湖廣設總督,標兵分中、左、右營,將領各八,兵凡三千人。設湖北巡撫、鄖 陽巡撫、偏沅巡撫,撫標兵分左右營,將領官兵如江西撫標例。設湖廣提督,標兵 分五營,將領官兵如江西提標例。設荊州、鄖陽、長沙三鎮總兵官,辰州協副將, 標兵各分中、左、右營,各設將領八,兵凡三千人。設黃州、承天、常德三協副將, 協標兵各設將領七,兵凡千二百人。承天協後改安陸營。設漢陽等營參將將領各四, 兵六百人。夷陵等營游擊各設將領三,兵四百人。設三江口等營守備、把總,兵各 二百人。康熙初,並湖廣總督為川湖總督。其後四川總督不轄湖廣,復設湖廣總督。 裁鄖陽巡撫,以湖北巡撫統轄標兵。 順治四年,定四川官兵經制。設四川巡撫,標兵分左右營,各設將領八,兵凡 千三百人。設建昌、保寧、永寧、夔州四鎮總兵官,鎮標分三營,設將領八,兵凡 二千人。設松潘、成都、重慶三協副將,協標兵分二營,設游擊以下將領官兵。設 威茂等各營參將、游擊、守備,分領營兵。四川初僅設巡撫,駐成都府。川陝總督 駐陝西,兼轄四川十四年。嗣設四川總督,駐重慶府。其間或並為川湖總督,駐荊 州九年,移駐重慶十九年。或雲川陝甘,或雲川陝,遷改靡常。至乾隆間,定為四 川總督。 順治五年,定浙江官兵經制。設總督,標兵分三營,設副將或游擊將領各八, 兵共三千。設浙江巡撫,標兵二營,將領各八,兵共二千。浙江提督標兵三營,營 設將領八,兵共三千。設定海、衢州二鎮總兵官,標兵皆三營,營設將領八,共兵 各三千。錢塘水師二營,台州水師三營,營設將領八,共兵各三千。衢州設水師左 右路總兵官,標兵三營,游擊以下將領分統營兵。設衢州、湖州、嘉興等七協副將, 標兵皆三營,營皆設將領八,每協共兵二千五、六百。設金華、嚴州、處州三協副 將,標兵二營,將領各八,共兵皆千六百。設吉安等各營守備、參將,分統營兵。 先是設浙江總督,其後改稱閩浙,兼轄福建,裁改不常。雍正間,定為閩浙總督。 順治七年,定福建官兵經制。設福建巡撫,標兵二營,將領八,兵凡二千。設 福建水陸提督,標兵三營,營設將領八,兵凡三千。設汀州、泉州、銅山三鎮總兵 官,及援剿總兵官、中路總兵官,標兵各二營,各設將領八,兵二千。設福州、漳 州、建寧三協副將,標兵三營,各設將領八,兵凡三千。設福州水師,及汀州、興 化、邵武、延平、閩安、同安七協副將標兵,各設將領八,兵凡二千。設福寧協副 將二營,將領七,兵凡千八百人。設泉州等營參將、長樂等營游擊,將領各八,共 兵各一千。 順治八年,定兩廣官兵經制。廣東設巡撫,標兵二營,將領八,兵凡二千。設 廣東提督,標兵五營,將領八,兵凡五千。設廣東水師總兵官,標兵六千,分左右 二協,中、左、右三營。二協設副將,復分二營,設將領八,兵一千五百。三營水 師,各設將領八,兵各一千。設肇慶、潮州、瓊州三鎮總兵官,標兵二營,將領八, 兵凡二千。設韶州、惠州、高州、南雄四協副將,協標兵皆二營,將領各八,共兵 各二千。惟南雄為一千六百。設肇慶、高州水師及吳川等營參將,柘林鎮各營游擊, 將領各七,共兵各一千。設東莞、始興等州縣守備以下將領,兵二百至五百有差。 廣西設巡撫,標兵二營,將領八,兵凡千五百。廣西提督標兵分五營,將領八,兵 凡四千有奇。設左右翼總兵官,並桂林暨南寧城守營。九年,增設潯梧、柳慶、思 南三協副將以下將領,兵各千二百;鬱林、新太、河池三營參將以下將領,兵各六 百;永寧、昭平二營參將以下將領,兵各四百;上思、三里二營守備以下將領,兵 各二百;賀縣營守備,兵百人。十年,定兩廣總督標兵分五營,中營設將領八,左、 右、前、後營共將領八,兵凡五千。國初置兩廣總督,康熙二年,專轄廣東,四年, 兼轄兩廣,雍正元年,復專轄廣東,十三年,仍兼轄兩廣。 順治十六年,定雲、貴官兵經制。設雲貴總督,標兵分中、左、右、前四營, 中營設將領八,餘三營將領八,兵凡四千。設雲南巡撫,標兵二營,將領八,兵一 千五百。先一年,貴州設巡撫,營制亦同。及是設貴州提督,標兵分左、右、前、 後四營,左營設將領八,餘三營將領八,兵凡三千。設大定、黔西、鎮遠、威寧四 鎮總兵官,標兵三營,將領八,兵各二千有奇。 滿族的八旗制度是其本民族的發展特徵之一。這個制度與生產組織、狩獵形式、戰鬥編制等都有密切關係。女真族原始的集體狩獵組織稱為"大箭",即初期的&qu 參考資料 me [ 快速連結 ] 其它回答( 2 ) | 意見( 8 ) | 評論( 0 ) .發表你的評價 你的評價 發表評價: 正面 普通 負面 評價內容: 發表 取消 .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馬上按讚 加入 Yahoo! 奇摩 知識+ 粉絲團 •免費索取商英光碟+小書 •多益700分線上測驗題庫 •立即免費測試你的多益等級 •英文email超實用金句! •測你在旁人眼中的英文力? •多益700分線上測驗題庫 .其他回答(2) 意見(8) 相關評論(0) . 001 回答者: 蝌蚪各位別丟五點給十點吧 ( 初學者 3 級 ) 回答時間: 2005-06-11 09:13:55 [ 檢舉 ] ..後來到皇太極時,又將歸附的蒙古人和漢人編為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與滿洲八旗構成了清朝八旗的整體。入關以後,八旗分駐各地,這一制度直到清朝滅亡後廢止。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B%E6%97%97 後期只是變的沒戰鬥力被湘淮軍取代,像這支軍隊在太平天國的戰爭的清江南江北大營的主力還是這個 補充一下:上面的是寫太雜,下面的沒交代怎麼不見的,上面的講到最後有記載的左宗棠的湘軍配八旗用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平時耕獵為民,戰時應征為兵。源于滿族的牛錄制。努爾哈赤將原來牛錄這一臨時性的生產和軍事組織,根據戰爭的需要,改編成長期的正式組織。規定三百人一牛錄,每牛錄設一牛錄額真(值領),五牛錄設一甲喇額真(參領),每五甲喇構成一個固山,即旗,首領為固山額真(都統)。1601年,努爾哈赤建立黃、白、紅、藍四旗,1615年又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滿洲八旗。努爾哈赤指定其子侄為代表,分統八旗,稱為“固山貝勒”。1635年,增進蒙古八旗,1642年,增加漢軍八旗。合為二十四旗,但仍習慣稱為八旗。八旗制度具有軍事、政治和生產職能。八旗成員稱“旗人”。清朝滅亡后,八旗制度也隨之消亡。 http://www.kepu.ac.cn/big5/civilization/nation/feeling/fee3107.html 中國科普博覽--努爾哈赤與八期制度(附八旗旗幟與制度介紹) 002 回答者: 今は 君に見たいです ( 初學者 1 級 ) 回答時間: 2005-06-11 12:01:15 [ 檢舉 ] ..我只知道,滿人入關建立大清帝國後,到了康熙、雍正這兩代時,在北京城裡的不少八旗軍子弟,因為不學無術,加上清朝的俸祿少的可憐,整天在酒館鬧事,或是賒帳不還…… 然後到了咸豐、同治、光緒這三代時,因太平天國作亂,滿清政府的八旗軍和綠林軍無法鎮壓叛亂,於是出現了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 到了最後,應該是廢掉八旗軍了吧~ 參考資料: 個人 1 002 意見者: 小鼓 ( 初學者 5 級 ) 發表時間: 2005-06-16 10:42:12 [ 檢舉 ] ..問題沒回答,廢話一堆 003 意見者: 陶子 ( 初學者 4 級 ) 發表時間: 2005-12-10 20:12:04 [ 檢舉 ] ..最佳解答不知道在答什麼,這樣也拿最佳解答 004 意見者: Chad Huang ( 初學者 1 級 ) 發表時間: 2006-05-16 22:05:14 [ 檢舉 ] ..無言... 005 意見者: 李懷仙 ( 初學者 5 級 ) 發表時間: 2006-06-23 02:29:15 [ 檢舉 ] ..嗯!我也這麼樣認為 006 意見者: 健哥 ( 大師 1 級 ) 發表時間: 2006-06-27 09:01:05 [ 檢舉 ] ..這是投票出來的結果,問問各位知識+的愛用者吧! 007 意見者: 孤星╰☆小威 ( 初學者 4 級 ) 發表時間: 2006-09-24 17:53:36 [ 檢舉 ] ..負面+1 回答內容根本與問題不符 應該是篇幅較長,較吸引人八... 008 意見者: ☆阿阿日☆
youtube音樂
phibrainno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